《求是》杂志2020年第17期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2020年9月4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的老师们以线上研讨的形式认真交流了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老师们纷纷表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职业的成就感空前增强。石镇平教授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我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事业改变不改变颜色,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关系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的根本问题,关系国家安全的大问题。赵华飞老师认为,作为思政课教师,第一任务就是上好思政课。思政课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与否的大局,把我们每个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每个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教研室的老师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篇文章指明了思政课的改革方向,为提高和改进思政课质量提供了理论指南。院长刘凤义教授认为,在新时代,如何让思想政理论课发挥“指明灯”的作用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进一步提出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八个统一”思想,这揭示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在规律,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副院长孙寿涛教授认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是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对关系。思想性理论性是根本、是灵魂;思想性理论性是思政课的两个重要特征。不坚守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极易在实际教学中偏离正确轨道,甚至导致马克思主义真理在课堂上失语、失真。亲和力、针对性是目标、是成效。缺失亲和力、针对性的思政课必然枯燥乏味、生硬死板,既体现不出因材施教,也不能更好地传播、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副院长王生升教授认为,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在高校中,培养一支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不仅是马院的责任,也是所有哲学社科学学院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娟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了思政课要做到“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教材、教学、教学评价体系和围绕思政课的科研等一系列相关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师们表示,要进一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探讨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经验和举措,将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陈弘教授表示,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水平、用好鲜活的现实素材,努力做到总书记要求的“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通过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来提高我们“马原理”的教学水平。杨谦教授认为,2020年的新冠疫情期间,网络教学教育的优势得到彰显。我们应该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的系列讲话,探讨新时代思政课运用网络平台创新教学形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校内教育资源的新思路,从而落实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杨晓玲教授认为,在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师要在学好“四史”的基础上,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持四个自信。刘明明副教授表示,应该改进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让老师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上,而不是写论文和申报课题上。袁蓓老师认为,好的思政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办好思政课,就要在“放盐”的技术和艺术上多琢磨,让思政课“有知有味”。袁航老师认为,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杨植迪老师认为,在思政课教学的互动中,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角色定位的差异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不能混淆。
最后,老师们表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政课教学中。马梦菲老师表示,爱国是南开人最崇高的品格,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提出了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殷切嘱托,我们每个人都是“小我”,在奔涌向前的时代浪潮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叶冬娜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工作在高校思政课岗位上的青年教师,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站稳政治立场。秦臻老师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队伍中的新兵,要结合并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取长补短,汲取同事和前辈的教学经验,虚心求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微薄之力。